(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5日電)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,有2成5遭霸凌學童有自殺念頭;5成被霸凌者認為「忍一忍就過去了」,而旁觀者也有5成因為怕被報復而不敢揭發霸凌。

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今天下午舉行記者會,發布2011年校園霸凌現象調查結果。記者會上兒福聯盟除穿上粉紅色衣服響應明天的粉紅T恤反霸凌活動外,也和知名通路商合作,將深入全台各縣市國小舉辦14場反霸凌校園宣導活動。
關於被霸凌感受的調查結果顯示,67%學童覺得難過和受傷,58.3%的學童覺得很生氣,46.4%覺得很無奈,甚至有30.3%的學童會要報復回去,其中有25.3%的學童甚至表示,「覺得不如死了算了」。
至於被霸凌者的反應調查中,高達51.4%的學童認為忍一忍就過去了,40.3%的學童會跟同學抱怨,32.6%的學童則會採取偷偷報復的行動。
霸凌關係中,旁觀者的比率最高。但調查結果指出,18.1%的學童認為班上同學看到有人被欺負,也不會阻止;進一步詢問不願意告訴師長的原因,有54.2%的學童表示怕同學報復,28.7%的學童覺得說了也沒用。
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育敏表示,調查結果可看出霸凌對兒童心理的傷害力,不容小覷,有部分孩子甚至有自殺念頭,國外也有不少類似案例,因此,被霸凌孩子的心理輔導工作要特別注意。
王育敏指出,旁觀者在霸凌關係的角色很重要,但調查結果卻發現孩子的正義感正在消失,這對處理霸凌是不好的現象,因此,應加強旁觀者的教育,也培養社會的正義感,當正義感越強,霸凌者行為可能也會因此收斂。
王育敏建議,防霸凌應該從具體行動開始,其次才是立法,霸凌議題受重視立法才有效果;而反霸凌的配套措施要更細緻,讓孩子具有安全感,這樣他們才敢勇於說出通報霸凌案例。
2011年校園霸凌現象調查是兒盟在1月3日到14日間,以台灣本島五、六年級國小學童、國中一、三年級學生為母群體進行分層隨機抽樣,共回收有效樣本2728份,其中國小1516份,國中1212份,回收率89.6%,在95%信心水準下,抽樣誤差值為正負2個百分點。1000215
文章來源: 中央社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