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

經濟部評估 10年後,台灣恐「水不夠用」


經濟部利署最新評估,台灣自然資源開發總量上限為每年兩百億噸,目前國內年用量已達一百九十億噸;如再不積極推動節約用、有效減漏,最壞情況十年後台灣將陷入「不夠用」的困境。

受到全球氣候變遷影響,國內旱澇現象加劇,經建會日前進行國內資源總體檢,建議在未來十年內,至少得編列新台幣一千億元的資源建設費用,用以改善庫、國土保安復育、開發多元源、增加都會區滯洪能力等計畫。

繼去年八八風災後,今年凡那比颱風再度重創南台灣,使得國內治防洪問題,再度成為各界關心焦點;加上今年天氣異常炎熱,上半年南部頻傳限危機,八月下旬甚至連素有「雨港」之稱的基隆也實施七年來首度的夜間限措施。

相關官員表示,國內「沒雨就缺,有雨就淹」的旱澇加劇情況令人提心吊膽。

經建會日前做出政策建議,若是想要達到馬英九總統宣示的「六三三」政見目標,保守估計必須在二○二○年前,編列新台幣一千億元的資源建設費用,用以改善庫、國土保安復育、開發多元源、增加都會區滯洪能力等計畫。

經建會援引聯合國資料指出,雖然台灣每年的平均降雨量高達兩千四百九十三公釐,是世界平均降雨量(八百八十公釐)的二點八倍,但平均每人可用量只有三千立方公尺,遠低於世界平均的八千九百立方公尺,使得多雨的台灣竟名列於缺國之林。

官員指出,目前國內資源分配極不合理,產值不高的農業用占比高達七成,民生用占兩成,工業用僅占一成;若以二○一六年實踐「六三三」政見目標估算,工業用量將比現在增加一倍左右,民生用量不能成長,農業用量則必須明顯減少。

文章來源: 聯合

推薦網站: 微量元素, 元素水, 美白, 抗皺, 美膚水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